小编今天带大家畅游历史的海洋,探索过往的事件奥妙噢!春秋战国时期,越国的纺织品是以丝、麻、葛等纤维为原料的,经加工编织而成的产品称为布帛,即后人所谓的“越布”。对于越布的生产,越王勾践是极为重视的。他接受计然建议,将“劝农桑”纳入富国强兵计划,把增加越布生产当作“兴师者必先蓄积”的重要战略物资之一来看待。从计然与勾践的对话中得知,勾践不仅亲自耕种粮食,还让夫人自己织布。可见,勾践夫妇演绎的,实在也是可圈可点的“男耕女织”故事。丝织品在越布当中占有重要地位,但相关记载很少,传世丝织品更是极其难得。1985年入藏浙江博物馆的越王者旨于赐剑,剑柄上缠着的丝织品,实属稀有之物。
据《浙江通史·先秦卷》记载,丝织品有丝带和绢两种。该剑柄上的丝带呈黑色,约2毫米宽,190厘米长,仍富有弹性,松散地绕在剑柄上,约40圈。丝带用4根股线编成,非常平挺,与当代的四股辫编法一致。绢则裹在剑柄顶端宽约2.5厘米处,绢的外面再绕以丝带。用高倍放大镜才发现,这是用极其纤细的蚕丝制成的平纹纺织品。赵丰先生因此认为:“越国一带所饲养的蚕品种一般为多化性蚕,蚕体小,单丝细,因此缫得丝较匀,织出的丝织品较轻薄,这已成为江南丝绸生产的传统风格。”
不过从纺织品产量来看,与丝织品相比,可能是葛织品数量最多。因为越国所处的温带气候,非常适宜于葛的生长。葛是一种多年生的高纤维蔓生植物,是织治葛布的上佳原料。所以越王勾践“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,以作黄丝之布”。然而“入山采葛”,仍无法满足需要,勾践又派人“种葛,使越女织治葛布”。此中的所谓“越女”很自然地会使人想起“西施浣纱”的故事。
葛有野生的,有人工种植的。《诗经》里已有采葛、煮葛和取其纤维织造葛布的记载,煮葛见《周南·葛覃》,葛织品见《邶风·绿衣》)。其纺织、织造的方法,与麻织没有什么差别。一般将葛刈后用清水沤渍,用沸水煮,使纤维从木质组织中脱离出来。葛的纤维,比麻更细更长,因此可以织成比麻更细更薄的织物所以采葛治布的越女作了一首《苦之诗》歌,形容葛布“弱于罗兮轻霏霏,号绨素兮将献之”说织成的葛布软于绸,轻如罗,飘若云。葛织品细薄的称“缔”,粗厚些的称“绤”,所谓越王勾践“冬披毛裘,夏披缔绤”,说他夏天穿葛布。
麻织品虽然在加工方法上与葛织品没有差别,但据研究,麻的种植和利用,比蚕丝更为古老。新石器时代的氏族社会里,人们已经服用麻织品,在仰韶文化遗物中发现麻布纹就是证明。或许因为麻的纤维性能优于葛,所以在越王勾践时代,更多地把野生麻和栽培麻用于制作弓弦。麻,成了越国重要战略物资,《越绝书》言,“勾践欲伐吴,种麻以为弓弦”,而且派专人看守。在这种情形之下,像生产葛布那样大批量生产麻布的可能性,似乎不大。
造船业无疑是越国重要的手工业部门,它在经济、军事、交通上的地位,是无可替代的。一方面越国是个水乡泽国,这里西靠大江,东临沧海,远望水天相接,看不到尽头。这就是勾践所谓的“西则迫江,东则薄海,水属苍天,下不知所止境。另一方面,长期生活在水乡泽国的人们,船只已经须臾不可或缺。正如勾践所说:于越人“水行而山处;以船为车,以楫为马;往若飘风,去则难从”。因此,发展越国的手工造船业,既有环境的驱使,又有人们内在的需要。当时越国不仅有专管造船的“船官”,还有专供建造船只的“船坞”。
当然对勾践来说,发展造船业的第一需求是战船,因为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,在灭吴雪耻中是至关重要的。据文献记载,越国建造的战船,以“戈船”“楼船”最为著名。“戈船”是越族首创的战船,后来传到中原为什么称为“戈船”?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对“故归义越侯二人,为戈船、下厉将军”句的注释中有两种解释:《集解》引张晏曰“越人于水中负人船,又有蛟龙之害,故置戈于船下,因以为名也”。其实“置戈于船下”,恰恰是越国的风俗,即使到了近代,“乌逢船船头均雕以状如虎头之‘鹢’,用以镇蛟求吉至于“载干戈”,那显然是吴国的事情,与越俗无关。
而“楼船”是指有楼的大船,并代指水师,如越王勾践“初徙琅琊,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”,可见楼船在战船中是具有代表性的船只,汉代也是如“时欲击越,非水不至,故作大船。船上施楼,故号曰‘楼船’也”。可见楼船是一种有层楼的大船,在施工技术上显然比戈船要求更高,可以认为楼船是越国造船业的代表性产品。越国制造的船只,除戈船、楼船之类的战船外,应该还有其他船只。
越国的造船手工业历史很悠久,西周初年已有这方面的记载。《艺文类聚》引《周书》说:“周成王时,于越献舟。到越王勾践时,越国的造船工业有很大发展,规模已经十分可观。从水师的兵员看,说勾践有“习流二千人”;《越绝书·记地传》说,勾践初徙琅琊时有“楼船卒二千八百人”;《吴越春秋·伐吴外传》说有“楼船之卒三千余人”。无论二千人还是三千人,在古代的内陆江河中,已经是一支非同小可的水师了。然而三千余人,仅仅是“楼船之卒”,还不包括戈船之卒,那么戈船之卒有多少?《越绝书·记地传》只说有“戈船三百艘”,其兵员或许多于楼船卒也说不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