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布这个词,似乎离开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很久了。在众多的纺织纤维中,麻纤维是最具潜在功能的天然纤维,麻纤维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纺织纤维之一。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与透气的功能,质地轻、静电少、织物不易污染、适宜人体皮肤的排泄和分泌等特点。
其实,麻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,有款式各样的麻织服装、麻鞋、麻制包包等。除了这些,懂生活的人们,会在现代风格的家装中搭配一些麻织装饰物品,一种怀旧、复古的感觉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慢下来去享受生活。麻取材自然,能让人们更贴近自然,植物纤维加上阳光的气息,惬意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。
麻布分很多种,有粗麻布、细麻布、棉麻布等。麻布的原材料非常丰富,有亚麻、苎麻、黄麻、剑麻、蕉麻等,不同的麻类织成的布也是不一样的。在甘肃岷县有着很多关于麻的“痕迹”,岷县人爱织麻布,岷县麻布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。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咱们岷县人是怎么织麻布的!
将成熟的胡麻收掉籽后,枝干部位就是麻布的原材料了。捻麻线首先要熟麻,熟麻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将麻放在预先挖好的沤麻池里浸泡一个月即可;另一种是直接铺在地上让雨水浸泡,再自然风干,反复多日后,麻杆就“熟”好了。第二步叫“掰麻”,就是将熟好的麻杆晒干后用棒槌进行敲打,这样做是让麻纤维从麻秆上分离出来,之后用木梳进行梳理,梳理好的麻纤维扎成把子理顺待用。
接下来就是捻线,捻线也有两种捻法:一种是用线杆捻线,这种方法操作简单,一个小竹棍,下面镶一个圆木陀螺,竹棍上头放一个挂线的小铁丝钩子即可。还有一种是用纺车纺线,纺车结构复杂,体积大,只能在家固定操作,但是纺车纺线比线杆捻线快很多,所以专门从事“卖活”的人家必须要备一辆或几辆纺车。
捻好的麻线盘成桄子,扎成小把,然后在河水中的石头上用棒槌敲打清洗,洗好后晒干并缠成线团。织麻布的工序主要有:扯经线做“交”。做交时在院子或比较开阔的场地进行。首先根据所织麻布的精细确定经线的多少。扯线绾交时要备用十几个装线团的器具(一般用盆子、筛子等)一个线团一个器具,然后拉着线头来回盘线,一头做交,一头固定,待经线数量盘够为止。
经线穿食糠。把做好交的经线用“穿食刀刀儿”(竹子做的一个小刀,刃上有一缺口,用于拉线),逐条穿在食糠上,然后上架涮线。此道工序就是把穿好线的食糠固定在麻布架子的鹿角儿上,另一头用扯线固定后拉直,中间放一个板凳,然后用浆糊涮线。涮线时动作要舒展,两手配合平稳,涮的要匀称,涮好的麻线看起来光亮滑润,涮上一段距离,就在鹿角上缠一段,直到全部涮完为止。
织麻布。涮好的麻线在织麻布前要在鹿角上敲打缠好,缠麻线时一边缠一边用木棒敲打整齐、瓷实,然后将一端的线头固定,开始穿挣线,挣线用棉线代替,隔一条经线拉一条挣线,这样在织麻布时就可以上下提动经线,以便交叉,纬线也可以来回走动了。一般手艺熟练的麻布匠一天织七、八丈长的麻布,手慢的人则织得少些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